妙笔生花

走进周馥故里

星期五上午,我们五年级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探访周馥故里”研学活动。

在此之前,我就对周馥这个大名人有所耳闻。他字玉山,号兰溪,是洋务运动后期的实际操盘手,官至两广总督,秉承“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的祖训,培心地、勤学业、端家范,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开“荣封五代”先河,缔造出六世书香、百年家风,家族名人数不胜数。

俗话说,什么样的山水出什么样的人。我不禁十分好奇,周村是什么样的?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对这次研学活动又多了一分期待。那天,阳光温馨恬静,秋风和煦轻柔,蓝天高阔,白云飘逸,我们从学校出发,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路步行,来到了周村。

首先,我们去的是周馥接官厅。接官厅是周馥在1878至1880年回乡期间建造的,后由其第四子周学熙于1910年按原有样式复建,采用的是仿木建筑工艺,所有梁、柱、枋均以钢筋水泥仿木代之,连榫头、卯眼都不例外。因此,我眼前的接官厅是那样古朴庄严,木色的墙板、黛色的地砖、院中的天井……每一个物件都让我想要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牌坊遗迹。听老师介绍说,这里原有“荣封五代坊”“乐善好施坊”“同胞兄弟进士坊”三坊。可惜,它们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被毁,现在展示的只是几座残件。

后来,我们又去参观了书香廊、伫望亭等人文景点。通过阅读石碑上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周氏兄弟不顾夏日炎炎,忙着在田间地头往返送水,给乡亲们消暑解渴的场景;也仿佛看到了伫望亭里那个送儿远行、盼儿归的慈母的身影。而周馥也终于不负母亲的期盼,勤勉上进,缔造出六世书香、百年家风。

让我最为激动的是,在关于周氏家风的有奖知识竞答中,我还得到了一张宝贵的奖状。

研学活动结束了,我终于明白了周村为何名人甚多,这不仅因为周村环境好,更因为这里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才能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我喜欢人杰地灵、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周村。在回校的路上,我暗下决心,要认真学习并继续传承好家风、好学风,长大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东至县至德小学

作者|傅晨辰

编辑|高晨辰

校对|罗阳

校审|庄园

终审|夏冰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QQ / 微博 /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