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时分

汶川地震,十七年了

还记得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林浩吗?

近日,林浩和妻子查理泽拉姆

在社交媒体上大方宣布

“我们要升级当爸爸妈妈啦!”

这个喜讯让网友感慨万千

 

大家纷纷在评论区送上祝福

“小林浩要当爸爸了

记得汶川地震时他还是个孩子

时间过得好快,恭喜恭喜”

“他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孩子

恭喜他要当爸爸了!”

 

2008年汶川大地震

9岁的小林浩

从废墟中背出两名同学

被授予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荣誉称号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

林浩与姚明同台挥舞国旗

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距离汶川地震

已经过去了17年

但我们始终铭记——

 

那一时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那一坐标

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

中国,四川,汶川

那一场殇

8.0级地震,近7万人丧生

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

 

……

那一抹绿

地震发生后至2008年9月11日

全军14.6万名部队官兵

7.5万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出动

满目疮痍,涕泗横流

治愈悲伤的,是另一些勇敢的故事

                                                                                   

那一年,人民子弟兵留在汶川的瞬间

第一支救援部队挺进汶川县城

前方等待官兵的

是无数的塌方、断桥和泥石流

一条险象环生的生死之路

与之抗衡的,只有一个决心

“就是爬,也要爬到汶川

就是倒下,头也要朝着汶川的方向!”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

绵竹的武都小学教学楼坍塌

至少埋压了100多个师生

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

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

19岁的战士荆利杰全然不顾

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余震再次来袭

几个战友和群众将他死死拉住

拖到了安全地带

可荆利杰双腿一软,跪了下去

大声哭喊:

“我知道很危险

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

但是求求你们

让我再去救一个吧!

我还能再救一个!”

 

每个人的每一个举动都可歌可泣

托举,他保持最久的姿势

令人难忘的照片《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

山体垮塌,乱石滚成了陡坡

一条转移被困人员的必经之路被埋

再加上泡了一天一夜的雨,泥泞难行

在转移被困人员时

救援官兵用身体搭起人梯

把生命高高举过头顶

 

四川北川

刚刚从废墟中

被营救出来的3岁儿童郎铮

向解放军敬礼表示感谢

这一次敬礼

以生命的名义

 

逆行,他条件反射般的选择

武警战士奔向房屋坍塌现场

抢救被困伤员

 

一位医护人员站在

倒塌的废墟顶部

望着整个县城

背对着镜头的他

已是眼泪纵横

 

后来的我,长大后,成了你

 

程强,17年前在

送别救援官兵时

他高举横幅“长大我当空降兵”

2014年已经拿到大学通知书的他

选择参军入伍

成了一名空降兵

 

圆了儿时梦想

 

北川中学学生李阳

在武警官兵的帮助下

救助自己的同学

大三时李阳选择参军入伍

他说要当个好兵

为家乡人民争气

穿过5·12

不负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

有人说过

以前觉得国家

就是一个很宽泛很抽象的概念

就像星空一样,永远存在,但遥不可及

可突如其来的灾难

让我们深切地、真实地感知到

国家之于一个人的意义:

国家是什么?国家就是母亲

就是无论什么时候

都不会抛弃你给你托底的人

而我们的同胞就是“最可爱的人”

就是在万分沮丧绝望、孤立无援的情况下

依旧会向你伸出手的人

他们的名字一样,叫“震生”

那年他们对那场灾难还一无所知

但在长大后的某一天

他们会明白

自己的每一个微笑

成长中跨出的每一步

对历经苦难的家人意味着什么

 

 

5月12日,汶川地震17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注定要为生命的逝去感伤

在恩与痛中刻写时日

也在伤与勇中重新出发

请别忘了

是谁,给了我们重新出发的底气

编辑|高晨辰

校对|罗阳

校审|庄园

终审|尤怡

来源|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深圳特区报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QQ / 微博 /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