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加油营

@小博友,放寒假啦?安全不“放假”!

时值冬季,又临近春节

每年的寒假

都可能发生青少年儿童安全事故

稍有不慎

就可能危害生命安全

居家时要防范哪些意外伤害

在公共场所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如何平安过节

……

快乐平安地度过寒假

这份安全提示请一定收好哦!

↓↓↓

 

 

谨慎用火用电

 

1.不玩火,不携带火种。

2.发现火灾及时求助,或拨打119报警,不逞能灭火。

3.如果身处火场,弯腰捂口鼻逃离,不能跳楼或乘坐电梯逃生。

4.不擅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5.在专业人士或家长指导下,学习正确使用各类消防器材。

6.不在同一插线板上使用多种大功率电器不用湿手或湿布触摸电源插头、插座。

7.定期排查家中电线、燃气管道、电器、刀具及其他器械安全,防止触电、烫伤、煤气中毒、器械伤害等事故。  

 

 

注意居家安全

 

1.不要攀爬阳台,不倚靠外露的阳台、栏杆,不模仿影视剧中“飞天”动作,不向楼下扔东西。

2.椅子扶手、沙发缝隙、阳台防盗窗、围墙缝等地方容易卡头,一旦卡住不要惊慌挣扎,应采取办法保证身体不悬空,并及时求助。

3.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定期通风换气,不随意将室外不清洁、未消毒的物品带入室内,垃圾分类投放。  

4.将易燃、易爆、易碎、有毒、锋利或其他对孩子身心有不良影响的玩具、物品保管好,不让孩子接触。教育孩子不随意把东西放进嘴、耳、鼻、眼中,不随意把东西套在头上和脖子上。

5.家中药品妥善放置,不让孩子随意触碰。  

 

 

平安快乐过节

 

1.不玩商品包装防腐剂、干燥剂等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正确使用电、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

2.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轻信网络信息,不传播谣言,不与陌生网友见面。不沉迷手机、网络,自觉抵制不良游戏。

3.倡导文明风尚,积极乐观,尊老爱幼,多与父母、亲朋好友沟通交流,科学合理安排假期生活,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及其他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

4.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康身心,促进其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理性确定孩子成长目标;多尊重多理解,加强平等沟通,讲究教育方式方法。  

5.留守儿童家长应定期与孩子保持联系,给予关心关爱。

 

 

注意冰上安全

 

1.滑冰玩雪应有大人陪同,须到正规冰场,切勿滑野冰。

2.一定要谨遵警示牌的提示,如:水深危险、严禁捕鱼、严禁冰上行走等。

3.不在江河湖塘等水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坑等区域玩耍,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

4.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或打110、120电话报警求助,不盲目手拉手或下水施救。

 

 

留意公共场所安全

 

1.进入商场、超市、电影院等场所,要注意跟紧家长,避免走散,如果走散,应原地等待,可以寻求工作人员帮助或报警求助。

2.乘自动扶梯抓好扶手,留意前方注意脚下不要攀爬扶梯,不在电梯内打闹蹦跳,不在护栏周围玩耍。

3.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后,注意观察安全出口位置和疏散通道,牢记箭头所指的疏散方向。

4.遇到突发事件不慌张,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或沿安全通道有序撤离。

5.遇到人流拥挤要镇定,注意躲避,不要在人流中逆行或弯腰系鞋带。

6.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礼物,不把家庭信息告诉陌生人。被陌生人强迫带走时大声呼救并跑向人群密集处。与家人走散时应留在原地不动或向警察求助。 

7.教育孩子熟知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家长的姓名、电话等,遇到意外会求助、表达清楚。     

 

 

遵守交通规则

 

1.不闯红灯、不翻越交通隔离栏。

2.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在行走和骑车时看手机、听音乐,不走机动车道。

3.不在车辆盲区、车库出入口、铁路道口等危险区域内玩耍。

4.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及共享单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

5.不坐超速、超载、酒驾、毒驾、疲劳驾的车辆,不坐三轮车、农用车等无客运资质的车辆,不顺搭陌生人的车辆。

6.雨雪天要慢行,不走积雪、积水覆盖的路段。

 

 

确保游玩安全

 

1.参加冬令营、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事先知悉组织者、内容、线路、安全保障措施,不参加不合法、不安全的活动。

2.不让孩子独自或结伴到马路边、水边、建筑工地等危险区域玩耍。

3.关注天气预报及安全预警信息,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应急技能,出行前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孩子外出时,家长要知晓去向、内容、同伴和返回时间,加强安全提醒。

4.参与登山、攀岩、冲浪、滑雪等危险活动应选择正规场地,并做好防护措施,谨慎选择网红游乐项目。

5.不让学龄前儿童单独留在室内、车内,不让孩子在无成年人陪同情况下外出活动。  

 

 

做好健康防护

 

1.注意营养均衡,不吃“三无”食品和未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居家时经常开窗通风。

3.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生达到9小时,高中生达到8小时。  

4.不去或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5.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在公共场所保持人际距离。注意防范流行疾病,做好健康监测。  

6.选择安全运动项目,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编辑|高晨辰

校对|罗阳

校审|庄园

终审|夏冰

来源|少博新媒体综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言教育、安徽省教育厅官微、湖北省教育厅微信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QQ / 微博 /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