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时分

稻穗飘香·粒粒皆辛苦 蜀山少先队员庐江农耕研学悟节粮​

发布时间: 2025-08-28

2023年8月19日下午,安徽少年博览杂志社同蜀山区融媒体中心、蜀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里庵街道龙河路社区一起,组织合肥市潜山路学校三(3)中队“晨曦小队”、习友路小学三(13)班“火炬小队”少先队员走进位于庐江县的中国稻米研学馆,开展“青春守护中国粮”暑期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历史对话—农事体验—创意实践—倡议行动”的文明实践,将农耕文明传承与节粮美德教育深度融合,以创新育人模式培育新时代少年的粮食安全意识与劳动敬畏之心。

一、溯源稻作文明,厚植文化根基

展厅内,面对各种展品呈现的稻作发展史,队员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稻谷栽培历史有多久?”“晨曦小队”队员姚晨宇的提问,引出了讲解员关于“稻作文明上万年传承”“安徽是重要稻米产区”的生动讲述。“每一粒米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农耕智慧”的总结,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中国饭碗”的深厚底蕴

二、躬耕农具体验,读懂“粒粒皆辛苦”

在农具体验区,石碾、犁耙等传统工具成为最生动的“课堂”。“火炬小队”队员蒋易豪握紧石碾手柄用力推动,不一会儿便额头冒汗:“比想象中重多了!用这些工具劳作,太不容易了。”讲解员顺势引导:“‘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仅仅是诗句,更是刻在农具上的生活记忆。”队员们通过亲手操作,直观感受到“一粥一饭”背后的汗水与坚持。

三、巧手创意表达,传递节约理念

为深化教育实效,活动特别设置“稻谷进化瓶”制作与米画创作环节。“我要把进化瓶放在书桌上,每天提醒自己珍惜粮食。”队员高沐晨举着作品认真说道。讲解员告诉大家:“每一粒稻谷都是自然馈赠与人类劳动的结晶,希望大家成为节粮小宣传员。”

四、集体倡议发声,践行先锋责任

活动尾声,队员们齐声宣读《节约粮食红领巾倡议书》,承诺从“光盘行动”做起,争做节粮小卫士。本次活动,以“认知—体验—创作—承诺”的递进逻辑,将农耕文明传承与节粮教育串联成线,更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潜在影响,推动节约美德从校园向家庭、社会延伸。

 

作者|郭乐菱 李佳靓

编辑|高晨辰

校对|罗阳

校审|庄园

终审|夏冰

来源|蜀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QQ / 微博 /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