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1100多名爱心人士自发参与, 募集140多万元爱心捐款
“大手牵小手”,圆困难学子求学梦
爱心人士上门了解受助学子情况。江宁区慈善总会大手牵小手分会供图
南报网讯?又到一年开学时。每年的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些要上学的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一筹莫展。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些贫困学子的求学路上,他们并不孤单,总有许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在江宁,有这样一支“大手牵小手”的慈善助学组织,该组织由1100多名爱心人士自发组成,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主。3年来,他们已募集140多万元爱心捐款,其中爱心人士一对一帮助160名困难学子圆了上学梦。
雪中送炭,?圆了复读小伙的大学梦?
8月30日,对于家住江宁区横溪街道横山社区的高华(化名)而言,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拿到了“大手牵小手”爱心群捐赠的助学款,解决了上学费用问题,终于可以安心上大学了。
高华,今年18岁,已被南京工程学院录取。8月中旬,当录取通知书寄到他手里时,他的心情很复杂。去年参加高考发挥失常,只能上二本,因为民办二本的学费很贵,他最终决定复读一年。
“我今年高考考了357分,比去年提高了60分,超一本分数线,但却高兴不起来。”高华说。
原来,高华在他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因为开车撞了人无力还钱就离开了这个家,直到现在,他几乎很少见到自己的父亲。这些年上学学费、生活费等都是靠母亲一个人在外打零工供他,而且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需要照顾。
眼看离大学报名时间没有几天了,除去政府补助的几千块钱,他的学费和生活费还差一大半没有着落。幸运的是,社区网格员将高华的情况,反映到“大手牵小手”群。经过核实,群里的爱心会员踊跃捐赠,很快凑齐了1万多元的学费和生活费。
“感谢‘大手牵小手’帮我实现梦想,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把爱传递下去。”高华说。
爱心传递,凝聚众多中小企业主善举
这样雪中送炭的爱心助学故事,在“大手牵小手”中还有很多很多。
毕业于秦淮中学的柴玲玲(化名),今年也考取了心仪的大学。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柴玲玲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面对高额的费用,父亲也是一筹莫展。
“在我4岁的时候,母亲离开了这个家庭。我与患中风的父亲生活,每月靠1000多元的低保金生活。考上大学,我也上不起。”柴玲玲说。
柴玲玲的情况,在“大手牵小手”群里发布后,很快爱心会员为她筹集了8000元学费。
“大手牵小手”会员徐重阳也是毕业于秦淮中学,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去年在禄口开了一家画室,当听说柴玲玲的遭遇后,他不仅伸出援手帮助柴玲玲一把,还给了她一些学业上的指导。
苏健,南京苏宇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是“大手牵小手”助学组织最早的发起者,也是该组织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大手牵小手”成立于2016年盐城阜宁县和射阳县遭受特大龙卷风之后,当时11名江宁志愿者带着筹集的3万余元的爱心款和物资,冒雨赶到灾区,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到居民家中进行慰问走访,把江宁人民的关爱直接送到灾民手中。
“有了这次帮助灾区的经历,我们就想把爱心传递下去。后来,便选择了助学,作为这个爱心群的主要服务内容。”苏健表示,在江宁区慈善总会的帮助指导下,该群成为江宁区慈善总会大手牵小手慈善分会,凝聚了一批具有奉献精神,乐意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爱心人士、爱心团队。
根据江宁区慈善总会统计,短短3年,“大手牵小手”分会已发展到1100多名爱心志愿者,绝大部分是江宁区的中小企业主。他们通过微信群发活动内容,然后在微信群里捐款,有推荐的爱心志愿者收款,然后公示,存入慈善总会账户,专款专用,帮忙困难学生时,再申请取出来。
“不包含捐赠的大量物资,我们已募集140多万元爱心捐款,这几年启动了江宁地区慈善进校园活动,已帮助贫困孩子圆微心愿就有420名,一对一资助的有80名。”苏健说。
情牵西部,?致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走进君子之家,关爱残障人士”“走进宁夏西吉,温暖贫困乡童”“走进新疆,情系特克斯爱心助学”……“大手牵小手”慈善分会成立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
这其中,对西部地区的扶贫助困,成为“大手牵小手”?慈善分会的一大亮点。
从南京到伊宁7个小时的航程,从伊宁到特克斯3个小时的颠簸。今年5月28日,该分会的爱心企业家志愿者一行到达特克斯。连续几天以来,爱心团队深入到特克斯县乡村学校、孤儿院和农牧区,看望、资助困难学生和孤儿,走访、帮助贫困农牧民,捐助资金、物品达10余万元,这也是他们自去年12月份以来第二次来特克斯县扶贫助困。
在喀拉达拉镇初级中学,爱心团队看望了去年帮扶的15名学生。“我们承诺了连续三年提供资助,就一定要做到,明年我们还要来。”爱心志愿者陈发奎说。
记者了解到,该分会还连续多年来国家级贫困县——宁夏西吉县扶贫助学,共与西吉县40名贫困家庭的孩子结对,一对一帮扶,3年来捐赠衣物近1万余件,图书5000余册。同时,与4所学校结成帮扶对象,共建图书室。
据悉,为把这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公益活动传承下去,该分会准备发动更多社会力量,链接更多的资源,特别是吸纳江宁区更多的中小企业主参与,奉献爱心,帮助困难学子圆梦。
“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不忘乡亲,回报社会,帮助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圆梦未来,既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苏健道出了广大企业的心声。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